管好“土厨师” 筑牢“防火墙”
渑池县市场监管局破解农村流动宴席监管难题纪实
农村流动宴席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河南省渑池县市场监管局通过政府主导+协会自治+保险护航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村流动宴席的监管难题。
政府主导 夯实食安监管基础
前不久,渑池县张村镇利津村鞭炮齐鸣、喜乐高奏、热闹非凡,一场婚宴正在进行。
据渑池县市场监管局四级主办韩立红介绍,目前,该县共有农村流动宴席经营户44家,已形成作业流程标准化、流动餐车统一化、经营模式规范化、厨师团队专业化。4年来,该局共备案指导农村集体聚餐9000余起,做到了食品安全“零”事故。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2021年6月。为加强对农村流动宴席的监管工作,渑池县对全县12个乡镇、236个行政村的农村流动宴席现状展开了长达6个月的调查摸底工作。经统计,全县共有经营者304家,九成以上经营户硬件设施简陋,从业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此后,渑池县市场监管局先后制定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农村流动宴席经营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组织开展三批次检查验收,评定出一级承办单位12家、二级承办单位32家。对符合经营标准的44家经营单位全部予以备案,纳入规范管理,对260家不符合申报标准的强制停止经营活动。
至此,渑池县农村流动宴席经营活动结束了“游击队”模式,逐渐成为有章可依的“正规军”。
协会自治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2022年3月,渑池县农村流动宴席协会第一届选举大会召开,标志着农村流动宴席行业迈入规范化发展和行业自治管理新征程。
“协会成立后,会员最大的感受是有了归属感,以前同行之间‘恶性竞争’,感觉像陌生人,现在我们‘抱团取暖’变成了好朋友。”渑池县农村流动宴席协会会长李胜利告诉记者,协会定期组织经营者(厨师)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从业规范的学习、培训与考核。考核不合格的,暂停经营活动,直至考核合格。
据悉,协会会员和流动宴席举办者须在活动前3日将承办厨师、菜单、举办地点、参加人数等内容向本村食品安全信息员报告,填写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登记表,签订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承诺书。按照承办规模,宴席人数100人以下的由村委会现场指导,101人至200人的由辖区市场监管所现场指导,200人以上由县市场监管局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督促整改。
此外,渑池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部门先后开展6次专项执法检查,现场取缔非法经营活动25次,立案查处8起,依法查扣运输车辆8台、工具6000余件,罚款8万余元。
保险护航 降低承办经营风险
为降低食品安全经营风险,消除经营者后顾之忧,渑池县积极推动建立“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控制、事后理赔服务”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长效工作机制。
记者了解到,农村流动宴席经营户每年每户投保500元,一旦出现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保险部门单次赔付最高可达20万元,年累计赔偿额度50万元,单人医疗费用0.5万元。目前,全县44家农村流动宴席经营户全部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为农村集体聚餐装上“保险阀”。
“管好‘土厨师’筑牢‘防火墙’,昔日‘流水席’今朝‘放心宴’。”在河南省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渑池县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挺毅就农村流动宴席食品安全监管的“渑池模式”作典型发言,引起了与会者广泛关注。三门峡市市场监管局专门在渑池召开现场会,推广渑池的做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