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风铸魂 法治强基——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三维赋能"深化法治市场监管建设
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持续推动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推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推进法治市场监管建设。
一、坚持法治先行 夯实市场监管根基
法治是市场监管的“生命线”。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牢固树立“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的理念,始终将法治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压舱石”。一是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制定出台济源市场监管局《案件线索管理制度》《行政处罚罚没款执行规定》《全面推行行政指导融入行政处罚制度实施方案》等制度,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程序。2024年6月实现所有行政处罚案件线上办理,执法程序更规范,执法监督更有效。二是强化法治能力建设。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领导班子会议学法每月一期,局主要负责人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宣讲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提升”活动,业务骨干轮流担任“讲师”授课,执法人员培训覆盖率100%;开展“法治下基层”活动,深入基层市场监管所指导解决执法监管疑难问题,提升基层执法监管水平。在2024年济源示范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中,济源局被抽取的3份案卷均被评为优秀案卷。三是提升普法宣传质效。在“济源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设立“铁拳行动曝光台”专栏,每周发布一期典型案例,已累计刊发108期,同时编印“铁拳行动案例选编”普法丛书4000余册,力促查办一起案件、解决一类问题、规范一个领域,以案释法,切实提高广大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引导市场主体守法合法经营。2个案例入选国家总局典型案例,22个案例入选省局典型案例。
二、筑牢服务理念 提升监管效能
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认真践行“监管卫士 服务先锋”党建品牌,以“大宣传大培训大执法”工作举措为抓手,大力推行全流程服务型行政执法,被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命名为“河南省服务型行政执法标兵”。一是规范引导亮尺度。梳理24项行政指导事项清单,针对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等市场监管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引导、提示、规劝、约谈等行政指导。2024年,发布电动自行车、食品安全、特种设备等各类消费提示130余件,举办外卖平台、房地产市场、餐饮单位、商超、药店等领域行政约谈会40余场。二是严格监管有力度。以“铁拳”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各类专项执法活动,突出查办重大案件,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2024年,共查办各类案件785件,罚没款710余万元,移交公安机关3件,刑拘1人,判刑1人。三是柔性服务显温度。落实包容审慎监管规定,认真执行省局自由裁量基准和“四张清单”,实施全过程说理式执法,持续优化监管环境,以柔性执法彰显法治温度。2024年,对447起案件作出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的决定,占案件总数的56.9%。
三、聚焦民生关切 构建高效维权体系
投诉举报是市场秩序的“风向标”,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以“三化”推动消费维权提质增效。一是处置办理“高效化”。推行“接诉即办+未诉先防”机制,对群体性投诉建立“工作专班”制度;成立“恶意投诉举报处置领导小组”,每月底召开研判会,指导承办单位科学回复、规范处理,不断提升应对复杂投诉举报问题的能力,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2024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991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72万元,办结率100%。 二是行政调解“先行化”。梳理行政调解事项6项,明确行政调解范围、程序、文书、档案归集和责任等,通过发放告知引导书、电话引导、现场宣讲等方式,坚持把行政调解作为日常监管和执法、受理投诉举报的先行程序。近两年来,开展行政调解案件近1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30余万元。三是数据赋能“预警化”。建立投诉举报周分析、月研判制度,针对职业打假、老年消费陷阱等趋势性问题发布预警提示,组织开展投诉热点行业专项整治,推动监管关口前移。2024年,聚焦民生关切,先后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小切口 大民生”集中整治、涉老领域虚假宣传“雷霆”行动等工作,得到政府认可、群众好评。
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将以行风建设为引领,持续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持续全面落实普法责任,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的主动性、责任感、使命感,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力推动新时代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