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元旦、春节消费警示提示

时间:2024-12-26 11:33 来源:

“双节”将至,购销两旺,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为让广大消费者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发布如下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有效规避消费风险和纠纷,文明理性消费,健康平安过节。

一、选择正规商家

在购买年货,如食品、礼品、日用品等时,要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场、超市或正规电商平台。避免在流动摊贩或无合法经营资质的小店购买高风险商品,这些地方的商品来源难以保障,质量和售后服务可能存在问题,使用鬼称的可能性较大。

二、留心辨别鬼称

很多农贸市场、商场等购物场所都设置有公平秤。消费者也可以随身携带一个已知重量的物品,如一瓶500克的矿泉水,在购物时,先将自己的标准物放在商家的秤上称重,如果显示的重量与实际重量相差较大,那么这台秤就不可信。在称重时,要注意电子秤的读数变化,正规的电子秤读数是比较稳定的,如果读数跳动异常或者在放置物品后读数迅速增加然后又突然降低,这可能是秤有问题。

三、警惕促销陷阱

春节期间商家促销活动繁多,要理性对待各种促销手段。例如,有些商家可能会打出“超低折扣”“买一送一”等诱人广告,但实际可能存在先提价后打折的情况。在参与促销活动时,要详细了解活动规则,包括赠品的质量、退换货条件等。对于一些需要预付款的消费卡、优惠券等,要谨慎购买,部分不良商家可能会出现关门跑路的情况,导致消费者预付款项无法追回。

四、外出就餐莫大意

消费者在外就餐时要注意食品安全和饮食卫生,优先选择卫生条件好,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健康证件齐全的餐馆就餐。注意餐饮消费的价格合理性,一些餐厅可能会在春节期间私自抬高菜品价格或者收取不合理的服务费,在点餐时要详细询问价格明细,避免被宰。

五、识别海鲜套路

春节期间,由于需求量大增,海鲜价格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部分不良商家可能会趁机哄抬物价。消费者在购买前可以多走访几家摊位或者市场,了解大致的价格范围,避免被高价欺诈。一些商家可能会将不新鲜的海鲜混入新鲜海鲜中售卖,或者将小规格的海鲜冒充大规格的海鲜,以获取更高的利润。消费者要多留意、多比较,运用正确的挑选方法,选择合适的购买渠道,确保购买到新鲜、安全的海鲜,让全家享受到美味的海鲜大餐。

六、特供酒为假冒伪劣

不法经营者会让消费者误以为“特供酒”就是高品质、高档次的品牌白酒,消费者能够花小钱体验到“特殊产品”,满足分享时的虚荣心。为逃避相关部门监管,此类产品一般不会在正规平台或店铺售卖,往往会通过社交网络或线下小商铺进行销售,其实都是假酒!有的存在生产条件恶劣、以次充好、来源不明、原料劣质等问题;有的在脏乱差的“黑作坊”“黑窝点”灌装,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有的将低成本白酒冠以“特供”之名冒充高档白酒;有的未标注生产者、生产日期、生产地址等必要信息,产品来源不明;有的用劣质酒精加色素、香精等勾调而成。消费者购买时要保持理性,不要被虚假宣传蒙蔽,不要盲目轻信,不购买“特供”“专供”“内供”等字样标识的酒品,避免上当受骗。

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后务必保存购物凭证,包括发票、产品吊牌、商品网页介绍截图、聊天记录、支付记录、合同等,均可作为出现质量问题等消费纠纷的维权证据。一旦发生消费争议或者发现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的违法行为,请您及时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官方网站、公众号、小程序等渠道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也可拨打12345政务热线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