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310899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主题分类:建议提案办理公示
文   号:豫市监提案字〔2023〕11号
所属机构:
成文日期:2023-08-17 15:21:13.0
发布日期:2023-08-17 15:21:13.0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310899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河南省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以质量强省助推我省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质量工作决策部署,全力推进质量强省战略实施和质量提升行动开展。2022年,全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4.27%,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累计涌现中国质量奖企业1家、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企业13家、全国质量标杆企业41家、省级质量标杆企业305个、省长质量奖企业68家、省长质量奖提名奖企业23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8个、驰名商标279件。共批准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9个、河南省质量强县示范县44,居全国前列;共有5项工程荣获“鲁班奖”,120项工程荣获“中州杯”;5A级旅游景区达到15家,位居全国第5名;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覆盖率、设立永久性标牌覆盖率均达到100%。旅游、健康等领域服务质量满意度持续提升,全省服务产业平稳、有序运行。

一、质量强省工作推进情况

(一)抓战略,质量强省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完善质量强省顶层布局。推动将质量强省建设写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列入2023年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先后提请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消费品合格率等4项指标和重大产品质量事故等4个约束项纳入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把质量强省战略工作放在了更加突出位置。二是完善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机制连续5年提请省政府召开全省质量大会,牵头统筹12个省直部门,连续7年迎接国家对我省的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均获得B级(排序15名左右)。连续7年对省辖市级政府质量工作进行考核并向社会公布,有力的推动了各级政府抓质量工作的责任。2018年许昌市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获国务院通报表彰督查激励,2022年兰考县入选国务院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工作成效突出地方。三是深入开展质量强市(县)建设。省政府成立了分管副省长为组长、30个省直部门为成员的省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全省质量强省建设工作。全省156个县(市、区)全部建立强县(市、区)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质量强县(市、区)活动,9个城市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居全国第三位),44个县(市、区)获批创建河南省质量强县(市、区)示范县(市、区),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强省建设工作格局。

(二)抓提升,质量提升行动扎实开展一是开展制造业质量提升。先后组织开展“质量标杆进企业”“质量标杆深度行、百家经验万家学”等专题活动,“树标杆、学标杆、超标杆”的质量改进氛围日益浓厚。10个典型经验荣获2022年全国质量标杆称号,占全国总数17%,数量创我省历史新高。聚焦全省重点产业、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区域,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2019至2022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助力30个产业、60个产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围绕质量提升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开展质量状况调查与摸底,编制形成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和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分析报告。二是开展企业质量提升。加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举办标杆企业观摩交流活动,大力推广中国质量奖获奖企业中铁装备公司“同心圆”质量管理模式。郑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郑州市企业卓越绩效管理孵化基地管理办法》,采取“以1带10”模式,即:每年从政府质量奖企业中选取10家孵化基地,每家带动不低于10家企业,常态化开展推行先进质量管理模式,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制定《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持续支持长垣市起重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23项具体措施,助力起重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广“质量管理小组”和“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活动,开展全过程质量管理,指导省质量协会召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技术成果经验交流会,评选产生河南省质量管理小组一等技术成果142个,二等技术成果232个,三等技术成果310个;共推荐质量信得过班组214个,确定优秀班组186个。三是开展工程质量提升。推动实施工程质量手册与质量管理标准化,形成《河南省工程质量手册(防灾减灾及应急处置专篇)》,进一步提高全省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和应对水平。持续开展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坚持全生命周期发展理念,督促各项目持续加大四新技术应用,积极开展微创新等活动,不断提升项目数字化、现代化管理水平。四是开展服务质量提升。实施全省旅游景区精品改造提升工程,鸡公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强A级旅游景区的动态管理,建立游客服务评价反馈机制。实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建设,2022年新增医养结合项目53个,下达奖补资金1.7亿元。全省医养结合机构378家,设置床位5.9万张,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4219对,养老机构普遍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三)抓基础,质量技术基础不断夯实。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技术基础水平迈上新台阶,省计量院迈入全国一流省级机构行列,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河南基地建设有序推进,覆盖一、二、三产业和社会各领域的标准体系日益完善,大力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郑洛新)建设。省级发证的检验检测机构累计达到3135家,质量管理体系获证组织达到30200家,河南市场监管系统内国家质检中心28个、省级质检中心131个,总数位居中西部之首。一是大力推进标准河南建设。省委、省政府分别成立标准河南建设工作专班和河南省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标准河南建设。提请省委召开标准河南建设工作会议,省委书记楼阳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从健全标准体系、抓好重点工程、推动标准实施、深化改革创新等四个方面对加快标准河南建设做出全面部署。提请印发《关于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建设标准河南的意见》《关于支持标准河南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牵头组织编制了“1+1+10”配套文件,即落实《意见》的1个《任务分工方案》、1个《行动计划(2022—2023年)》,推动标准河南建设的标准化“十大工程”。2022年,河南省牵头制定了《饲料机械 术语》国际标准,实现了我国牵头制定饲料工业领域国际标准零的突破。累计牵头制定国际标准22项,在现行的42418项国家标准中,河南参与制修订3695项,参与度为8.7%,《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14个标准项目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担了两项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实现了河南省制造业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零的突破。目前,已有3个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和39个全国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落户河南。2022年以来,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等重点领域省地方标准计划项目231项,制定了《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定》等省地方标准204项。截至目前,省级地方标准达1400余项,为我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健康养老事业发展等提供了有力标准支撑。二是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起草制定《河南省贯彻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对未来15年计量工作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了明确。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达2911项,批筹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6个,建设能效标识计量检测实验室10个,建设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实验室13个,成立省级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6个,“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河南基地”建设有序推进。计量科研水平全面提高,完成了计量科技攻关118项,发布实施计量技术法规120项,研制标准物质220种,计量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效能更加显现。2023年2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依托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筹建国家农机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至此,我省获批筹建的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已达3家。此外,结合优势产业发展,我省还批准筹建了交通能源加注设备等4家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依托省科技厅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将100多台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年均为超过百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支撑。三是持续加强认证认可工作推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组织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2022年,17家认证机构参与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试点企业334家,试点企业产品出厂一次交验合格率普遍提升3-5%以上,降成本普遍在2%以上。推行高端品质认证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着力推进绿色认证制度,重点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洛阳市、漯河市、信阳市等3个城市被财政部确定为绿色建材试点城市。举办“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周”等活动,积极引导条件适宜地区发展有机产业、开展有机产品认证,范县、灵宝市、淅川县、洛宁县、桐柏县、泌阳县获评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节能产品认证证书543张、获证组织46家;低碳产品认证证书30张、获证组织16家;绿色产品认证证书243张、获证组织74家;192家企业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345张。强化认证行业监管。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印发《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开展强制性认证产品认证安全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重点领域强制性产品认证安全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将家用燃气灶具、电线电缆、机动车等作为重点领域进行安全排查。2022年,全省系统共检查市场主体6436家次、出动监管人员11071人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193份、立案6起,已办结6起。全年累计办理CCC免办申请87起,发放CCC免办证明74张,涉及产品金额1376.27万元,实施证后监管46起,未发现违法违规情况。四是开展质量基础技术“一站式”服务。组织开展“质量基础设施进十城入百园助千企”专项行动,指导1000余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促进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12项具体支持措施。遴选发布10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小微企业质量提升的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服务企业的经验做法。制定印发《关于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纾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的通知》,发挥质量政策在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方面的作用,助力纾困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022年,建成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项目53个,投入经费5000余万元,服务企业5556家,为企业减免费用约4140万元。南阳市局围绕艾产业提质升级,大力推进政府主导、产学研用相结合的“138”工作模式(即1个体系,3个资源库,8项服务),构建一体化的艾产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促进南阳艾产业质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质量强省建设工作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部分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意识较为欠缺,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优质产品、优秀品牌、高质量标准和服务供给能力有待提升宏观质量管理的手段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下步工作打算

针对贵单位提出的强化质量管理促进标准引领重视计量检测认证认可创新培育知名品牌开展质量治理等建议,省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质量强省战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质量强国建设的部署要求,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指导各地积极开展质量工作考核和质量强市、质量强县示范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区域质量发展水平。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关于加快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各项工作机制,为质量发展工作提供坚实保障。提请召开全省质量大会,研究部署全省质量强省工作。完善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出台支持质量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以质量提升为重点推动质量强省建设向纵深发展。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推动更多中小企业重视全面质量管理,集中发布和推广一批质量提升的优秀成果和典型案例,全面提升质量总体水平。夯实质量基础设施。推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和检测检验等质量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协同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建设力度,加快搭建面向企业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试点,引导帮扶抓弱项、补短板、填洼地,切实提高质量保证能力。加强质量督查考核。进一步发挥好质量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正向激励和引导,切实把质量考核作为推动地方政府抓质量的重要抓手,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加快实现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遴选推荐质量工作先进市(县、区)参评市场监管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发挥质量标杆导向作用。积极借鉴中国质量奖评审以及先进省市经验做法,不断完善评选制度。认真总结获奖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加强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推介,充分发挥省长质量奖的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开展河南省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活动,树立一批区域质量发展标杆,不断提升我省质量发展水平。

(二)加快标准河南建设。一是落实《关于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建设标准河南的意见》,制定《标准河南建设2023年工作计划》,明确年度目标、重点任务、方法抓手,持续发挥标准引领促进作用。二是围绕“十大战略”实施,聚焦我省优势产业、重点领域,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主导国家标准制定,进一步完善畜牧养殖、优势特色农产品、预制菜、水利技术、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基本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生态环境、气象等十个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健全政府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高质量标准体系。三是开展地方标准提质行动、团体标准培优行动、企业标准强基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行动、放管服改革标准化提速行动、标准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等六大行动,进一步优化完善地方标准体系、增加团体标准有效供给、提升企业标准质量、夯实粮食产业标准化基础、培育标准创新型企业、推动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实现新突破。

(三)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计量强基工程。认真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和即将出台的我省实施意见,强化量值溯源体系的法制保障和基础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加快建设农机装备、气体传感器、磨料磨具3个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特种设备、氢能、烟草、交通能源加注设备4个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二是实施检验检测提质工程。编制《河南省检验检测发展规划(2023—2030)》,加快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创建,抓好国家、省级质检中心建设管理,持续开展检验检测促进产业升级行动。组织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和检验检测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三是实施质量认证增信工程。落实省政府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开展怀山药、连翘、艾、丹参等道地药材有机产品认证。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有机产品、绿色产品认证以及产品、服务高端品质认证。四是实施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全力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创建,持续开展检验检测促进产业升级行动。制定《河南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通则》地方标准,指导各地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开展“美豫名品”品牌培育。加强自主品牌建设,认真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推进“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我省“工业品牌、农业品牌、服务业品牌、区域品牌”4大领域,实施“品牌体系建设、质量品牌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效能提升、品牌形象塑造推广、品牌保护”5大工程,加快建立“美豫名品”公共品牌以及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的“1+4”品牌体系,搭建集“品牌申报、评价、发布、宣传、管理”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发展战略,挖掘一批有竞争力的“美豫名品”品牌。优先从制造业入手,逐步覆盖到农业、服务业,重点培育先进制造业、农产品地理标志、中华老字号、4A级以上旅游景区、建筑业等领域质量品牌。制定《河南省“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培育2023年行动计划》,2023年计划认定“美豫名品”150个以上,到2025年,力争认定“美豫名品”500个以上,打造一批国内、国际知名的“美豫名品”公共品牌。

(五)开展政府质量奖梯次培育。制定《2023年政府质量奖梯次培育工作方案》,持续抓好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质量奖梯次培育工作,2023年计划培育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质量奖入库企业50家、100家、500家、1000家。广泛宣传、积极发动、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组织和个人踊跃参评第五届中国质量奖,争取参评第五届中国质量奖获得佳绩。

(六)完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积极构建企业主体、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格局,进一步落实质量安全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相关部门监管责任。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强化事中事后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涉案源头生产经营行为打击力度,加大对质量失信企业的联合惩戒力度,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跨区域执法协作。做好风险监测分析和评估研判,及时发布质量安全风险预警。

(七)构建质量社会共治格局。充分发挥省政府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推动市县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突出重点,细化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合力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体系,大力推广卓越绩效模式、精益生产等现代管理制度。加强企业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持续做好“质量月”“世界计量日”“世界认可日”“世界标准日”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组织我省企业参加“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全面展示河南品牌建设成就。加强质量教育培训,开展质量技能比武竞赛,培养质量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让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成为自觉行动,努力营造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关注品牌、人人追求卓越的社会氛围。

  

202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