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登记注册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时间:2022-05-11 11:35 来源:

省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登记注册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我局连续六年在全国登记注册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2022年4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2年全国市场监管系统登记注册工作视频会议,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岳希忠代表河南省以“证照分离”改革为主题作典型经验发言。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牵头职能作用,持续全面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让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相关做法受到国务院职转办简报刊发和省委改革办红榜表彰。

一、打好改革攻坚战,着力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狠抓一个“实”字。把“证照分离”改革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牵引抓手和紧迫任务,勇挑重担,分秒必争,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和高位推动,第一时间提请省政府出台全覆盖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改革任务落实,带动起“放管服”改革的全局。编发涉及53个省直部门的526项改革事项清单,实现全省范围、全部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两个全覆盖”、清单之外无审批。

(二)突出一个“新”字。鼓励各地探索运用告知承诺制,安阳市、漯河市将劳务派遣经营许可等5项事项自主改为实行告知承诺,充分彰显告知承诺制生命力。做足做优“自选动作”,许昌市、开封市、南阳市等地累计对73项审批事项进一步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加大自贸试验区改革力度,将自贸试验区版改革清单实施范围扩大至所在的行政区、县全域,强化区内区外协同联动。

(三)讲求一个“精”字。按照“进四扇门”的方式分类实施改革,紧扣市场主体需求,破解办事难题,大力推行精细化制度供给。526项改革事项每一项的具体改革举措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都精确具体、简约透明,不设兜底条款、不留模糊操作,让市场主体照单办事,切实提高可预期性,打造精细服务、精准监管新模式。

二、强化改革统筹集成,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一)深化市场主体登记制度改革。比总局要求提前5个月在全省实施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市场主体登记信息自动、精准推送至相关审批部门,实现了登记、审批、监管无缝衔接。打造“企业开办+N项服务”升级版,不断拓展开办事项,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住所信息自主承诺并通过自然资源部门系统自动校验,电子营业执照领用数量和应用次数居全国前列。全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次办妥、一日办结”,获国务院办公厅要情刊发推广、省委改革办红榜表彰第一名。

(二)创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基础上,两次将全省存量市场主体通过“双告知”平台全量推送至相关主管部门,坚决防范风险累积,避免了我省多起系统履职风险,为落实“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打下扎实基础,倒逼相关主管部门切实转变管理重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等创新运用,不断提高监管效能。

三、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撑起经济发展基本盘

202171日“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实施以来,全省共新设市场主体113.2万户,其中涉及“证照分离”改革事项47万户,占比41.5%;共变更经营范围17.6万户,其中涉及“证照分离”改革事项7万户,占比40.1%,两项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涉及四类改革方式具体业务124.6万件次,涉及主管部门43个。简约高效、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市场规则逐步健全完善,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把“证照分离”改革作为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重要制度性改革,融入到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工作的全过程,深入推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疫情、汛情的轮番冲击,全省市场主体稳步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韧性。2021年,全省新设市场主体148.9万户,同比增长8.8%。截至20223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864.4万户,连续五年居全国第5位、中部六省第1位,是商事制度改革前2013年底的3.3倍,同比增长8.4%。企业个体比持续提高,“四新经济”加速发展,市场主体结构不断优化,活跃度稳定在70%左右,日益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态势,累计吸纳就业超过3600万人,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省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登记注册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