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草”种出“金元宝”
河南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驻村工作队助力枣庙村大力发展冬凌草产业
促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1-09-08 09:14 来源:中国质量报

  8月31日,雨后清晨,记者走进位于太行山脚下的河南省济源示范区克井镇枣庙村。村后的太行山挺拔而青翠,愚公渠从村前蜿蜒而过,山水风光旖旎,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欢迎您来我们枣庙村!”记者在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驻枣庙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杨勇的陪同下,来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济源冬凌草的核心产区。“这是俺们村的绿色宝库,号称‘中药里的盘尼西林’,是我们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金元宝’”。顺着杨勇指的方向,记者看到,这里是一片数百公顷的标准化种植园,成方连片的冬凌草长势喜人,像一块青绿色的地毯覆盖在大片的田野上。刚刚采收过一茬又长出来的新绿,让人感到无比清爽。

  克井镇,曾经是济源重工业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煤炭、建材、冶金等重工业产业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当地群众回忆说,以前地上发黑、天上发灰是常态,枣庙村也曾深受污染之痛。如今,经过驻村工作队3年多的帮扶,一个以冬凌草种植为主导的产业在村里落地生根,这个昔日处处尽显“黑色”的村庄焕发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枣庙村地处山坡,光照充足,水利条件便利,自然环境优越,适宜发展冬凌草、核桃等产业。2018年初,驻村工作队围绕区域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枣庙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冬凌草种植业,引导村民把过去的零星种植调整为规模化种植,并帮助该村创造条件,开展冬凌草的深加工,拉长冬凌草产业链条。同时,依靠标准化管理优势,指导村民实行标准化种植,从品种选育到规范化种植、科学化生产,形成了一套规范完善的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在冬凌草种植初具规模后,2018年至2019年,驻村工作队连续两年争取上级支持资金180余万元,为该村建成了冬凌草储存大棚及加工配套设施等产业扶贫项目。同时,协调枣庙村与当地知名药品生产企业济源济世药业达成收购冬凌草协议,对种植户实行保护价收购,确保农户收入稳定,给农户吃下“定心丸”,据此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经过驻村工作队的动员、引导和技术、资金帮扶,枣庙村共种植冬凌草3680余亩(每亩约0.067公顷),亩年收入3000余元,年产值达1100余万元,共带动200余户增收致富。2019年以来,该村共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9万余元,带动群众增收38万余元。2020年,仅大棚使用一项就增加村集体收入11.45万元,为群众提供务工岗位并带动群众增收超25万元。同时,扩大冬凌草深加工规模,从卖草到卖茶、卖苗、卖花,从冬凌草系列产品的开发到产品的加工、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冬凌草种植、加工产业发展起来后,驻村工作队还适时引导枣庙村发展休闲观光、采摘、农家乐、民宿、康养等特色生态旅游,实现了冬凌草种植、加工与休闲旅游的互相融合,新兴的第三产业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冬凌草产业发展中,驻村工作队还注重帮扶较为贫困的家庭,优先给贫困户家庭提供种苗和技术培训,优先在冬凌草基地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优先保证贫困户的销售渠道和销售价格,带动4户贫困户家庭增产增收,使每户家庭的冬凌草种植年收入平均达到8000元以上,让他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苗喜平是枣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员的动员下,他家种植了2.5亩冬凌草,春、秋两季可收获冬凌草700公斤,清明谷雨后还能采摘冬凌草春尖芽卖给经销商做茶叶,仅此一项就可增加年收入超1万元。除此之外,驻村工作队还安排苗喜平等贫困人员到村里务工,一年又能增收6000余元。2019年底,苗喜平家实现脱贫。

  如今的枣庙村山绿了、水清了,干净宽敞的水泥路通村达户,群众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着一望无际的冬凌草基地,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武中感慨地说:“实践证明,我们把冬凌草产业的发展作为助力乡村脱贫、致富进而实现振兴的项目,这条路是走对了。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协助枣庙村做好乡村振兴规划,把冬凌草产业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并利用其区位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让冬凌草这颗小‘草’能够结出更多的‘金元宝’来,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打造成鸟语花香、美丽富饶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