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消费警示提示

时间:2021-03-11 10:00 来源:

“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发布以下消费警示提示:

一、购买定制产品要多留心

购买定制家具、卫浴等产品的费用通常较高,少则几千,多则数十万,商家一般都会告知消费者“定制产品概不退换”,此类商品交易过程中极易产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在购买定制类产品时应注意选择有实力、信誉度比较高、经营比较稳定的商家。不要贪图便宜到不正规的小厂家、小作坊进行定制选购。二要签订规范详细书面合同。要在合同上具体载明定制产品的材质、规格、数量、环保要求、交货时间、违约责任、三包规定及其他双方约定事项。三要慎重交付定金。支付定金比例不宜过高,建议不超过货款的20%,最好不要一次性付清货款。同时要保存好相关票据,以便作为事后维权的凭证四要做好交货查验。定制的产品到货后,消费者要当场查验产品是否完好无损,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等,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应及时要求经营者重做或修正。

二、农村选购食品要细看

    目前,假冒伪劣食品在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的特点,将假冒伪劣、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商品低价倾销到农村市场。在农村地区购买食品时应注意:一要尽量选择环境整洁、管理规范,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齐全的商家选购食品。二要仔细查看标签。注意查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是否标注品名、产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等内容,是否在保质期内,不要购买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生产许可的三无食品或过期食品。三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改变过去买东西只关注价格、颜色和分量,不重质量,较少考虑是否会危害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取向。在发现购买的食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时,要及时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

三、理性购买保健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具备了养生保健和“花钱买健康”的意识,保健食品购买自然也就成了一种新的消费热点。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时应注意,要到信誉好、证照齐全的商家购买。购买时要认准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仔细查看包装上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有效期限、使用说明书、食用禁忌等,并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和相关凭证。不轻信商家的广告宣传,不随便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免费参观、旅游、赠送礼品等活动,不要被推销者的亲情牌、优惠牌、福利牌、限购牌所吸引,避免冲动消费,更不要一次性购买大量保健品。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国家明令禁止保健食品宣称对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疾病患者,切勿听信保健食品能包治百病的虚假宣传广告,更不能停止正常服用或使用的药物,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四、谨慎办理各类预付卡

近年来,美容美发、餐饮、洗车、健身、洗浴、摄影、教育培训等服务行业大力推广预付卡消费模式,此举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性和价格优惠,但往往也容易出现消费纠纷。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应该注意以下四点:一要了解商家的信誉和资质。应选择证照齐全、市场信誉度高、经营状况好的商家。办卡前要注意看清经营者营业执照,确认经营主体资格,看商家经营地址与营业执照的注册地址是否一致。办卡后看出具发票是否与营业执照上的单位名称一致。二要理性充费。应根据实际需求充费,不要因商家宣传而冲动消费,不要一次充入过多金额,以免商家停业走人导致损失。充值时一定要索要票据,妥善保管发票和消费凭证。三要签订书面合同,警惕霸王条款。办理预付卡时,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务必要签订书面合同,看清合同内容,事先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为日后可能产生的消费争议提供解决的途径和依据。对不合理的条款内容,要及时纠正。四要主动维权。每次消费时,注意核对余额动态,以防商家多扣费。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根据相关证据追索赔偿,主动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五、购买盲盒要适度

近段时间,盲盒消费成为了一种新时尚。从玩具到餐饮,从美妆到文旅,诸多消费领域掀起“盲盒风”。伴随这种消费形态的流行,商家过度营销、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难以保障、消费纠纷难以解决、部分消费者购买成瘾等种种问题也纷至沓来。消费者在盲盒消费时应注意:一是购买盲盒要有节有度。盲盒具有不确定性的本质,消费时要结合自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爱好等,理性消费,适度购买,切勿跟风攀比,过分沉迷。二是忌以盈利为目的而购买盲盒,期待抽到稀有的隐藏款式而赚到一大笔钱。要认识到“以赢钱为目的,参与由机会决定其结局的游戏或类似游戏的活动,叫作赌博”,其危害不言而喻。三是尽量选择信誉高、口碑好、售后服务完善的商家进行交易,同时还应注意索要和留存发票等购物票据、经营者广告宣传信息等作为事后维权的凭证。

在此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当自身合法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时,要及时与经营者沟通协商,协商不成的,可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微信公众号、APP小程序等渠道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