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善其事 先“利”其器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成效明显

时间:2020-06-22 10:38 来源:中国质量报

    新冠肺炎疫情对河南省市场主体发展的影响有多大?市场监管部门在保市场主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近日,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在河南省新闻发布厅举行的“稳投资、稳预期、保市场主体”新闻发布会上给出的答案是:“豫”善其事,先“利”其器,多措并举,激发活力。
    据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河南省各类市场主体增长势头有所放缓。1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81452户,疫情的影响初步显现;2月,全省仅登记5944户,是近10年来新登记户数最少的一个月。
    该负责人说,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坚持以商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疫情防控期间始终坚守在推动全省市场主体发展的前沿阵地,率先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的“四个办”服务,牵头推动“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在一系列政策举措带动下,全省市场主体迅速恢复发展生机,增长数量快速提升。3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探底拉升,达到82526户;4月和5月,市场主体数量进一步加速增长,新登记户数分别达141487户和144200户,已经基本恢复到了往年同期的正常水平。
    作为市场主体中占比最大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月新登记户数分别达44099户和97118户,有力带动了各类市场主体强势反弹。全省前5个月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总量455609户,与2018年前5个月基本持平。截至5月底,全省市场主体实有总户数达728.2万户,居全国第5位、中部6省第1位。实有户数较2019年5月底同比增长16.2%,高出全国平均增速5.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4位、中部6省第1位。
    为确保市场主体增长,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还采取了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监管机制等举措。据河南省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近几年的艰苦努力,河南省建成了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为支撑,以企业信息归集、公示为基础,以“双随机、一公开”和大数据监管为手段,以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为抓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
    该负责人说,信息公开是监督的最好方式。河南省市场监管局采取一系列涉企信息归集共享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场主体信息孤岛化、分散化和碎片化的问题,为社会公众查询市场主体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自上线以来,累计访问量达到58.8亿人次,累计查询量19.8亿人次,已成为了解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状况不可或缺的平台,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实施信用约束。根据市场主体违法的轻重程度,分别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截至目前,河南省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84.6万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9.34万户。形成了“失信受限、守信受益”的监管机制,产生了良好的监管效果和社会效益。还通过建立全省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建立完善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制定完善的抽查实施细则和工作指引、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等诸多措施,有效解决了对市场主体的任意检查和重复检查问题,为治愈“人情监管”“选择执法”以及执法扰民等顽疾提供了良方。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还率先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开展了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信用修复工作,鼓励企业自我承诺、主动纠错、重塑信用,成为监管与服务融合创新的一个亮点。截至目前,全省累计通过信用修复机制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企业9992户。
    为解决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监管难题,杜绝监管盲区,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还通过监管创新,对这些行业领域实施重点监管、精准监管和包容审慎监管。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宣传、乱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对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等经济形态的市场主体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谨慎对其进行检查和处罚,为其发展留足时间和空间。在2019年度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的“万家民企评价营商环境”调研活动中,河南省市场主体对诚信环境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位列中部6省第一。

(记者 孙中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