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0年)》的通知

时间:2020-01-14 09:24 来源:

河南省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

强省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0年)》的通知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质量强市(县)战略工作领导小组:

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豫发〔201822号),省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9829       

 

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

行动计划(2019-2020年)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豫发〔201822号),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扎实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加快实现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推动我省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中原更出彩奠定质量基础。

(二)工作目标。2020年,质量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区域质量水平整体跃升,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充分释放。河南制造、河南建造、河南服务、河南品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培育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和特色小镇,形成一批质量效益一流的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和区域质量品牌,创建一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河南省质量强县示范县。

二、重点工作

(一)加强宏观质量管理,完善质量强省政策体系。

1.启动研究编制质量强省战略规划。加强质量强省顶层设计,做好与质量强国战略规划、河南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质量强省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具体措施,统筹各方资源,构建大质量、大市场、大监管的工作格局,形成质量多元共治、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责任单位:省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

2.完善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健全质量统计分析制度,以全要素生产率、质量竞争力指数、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质量基础能力指数、产品质量合格率等为重点,探索构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新型质量统计评价体系,纳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统计局)

3.加强质量发展制度建设。加强质量促进立法调查研究,加强服务业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担保、缺陷产品召回、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等领域制度建设。建立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及风险调查制度。建立工程质量监测评价及质量预警制度。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加快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质量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4.深化质量强市(县、区)创建工作。持续开展质量强省、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河南省质量强县(市、区)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树立一批区域质量提升的标杆,不断提升区域质量水平。适时筹备召开全省质量强省建设工作会议,推动社会各个层面大力推进质量强省建设,营造浓厚的高质量发展氛围。(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

(二)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质量发展活力。

1.深化企业准入改革。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持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巩固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力争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4个工作日内。深化企业名称登记改革,推进名称自主申报,完善名称争议处置制度,推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加快研究完善企业快捷注销和强制退出制度,实施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加大对僵尸企业的清理力度,为优质企业腾出发展空间。(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

2.深化产品准入改革。按照国家公布的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强制性认证种类,简化程序流程,为企业减负除苛。落实国家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有关制度,促进药品医疗器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

3.深化知识产权审查改革。在进一步简化流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审查模式,完善智能化审查系统,建立申请筛查机制和绿色快速通道,打击非正常申请行为,提高知识产权审查效率。发挥全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市(县)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

4.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马上办要求,大幅提高即办件比例,减少企业和群众现场办理等候时间。拓展网上办范围,扩大工商登记、产品许可、食品药品审批服务全程电子化应用率和覆盖面。健全就近办体系,积极协助银行网点不断完善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辅助专区建设,逐步实现就近能办。提高一次办效率,整合涉及多部门事项的共性材料,精简办事环节。继续推进审批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责任单位:省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

5.深化公平竞争审查。发挥全省公平竞争审查厅级联席会议作用,深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和竞争执法。聚焦公用事业、药品配送等民生领域,打击垄断经营和不正当竞争,坚决破除地方保护,维护市场秩序形成公平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

(三)实施六大行动,全面提高质量总体水平。

1.开展农产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优化农产品生产环境,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稳定粮食产能,推进四优四化,加快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标准指标体系,开展小麦粉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绿色产品供给比重,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开展农产品品牌建设专项推进行动,打造一批农产品品牌。大力支持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开展食品药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推进食品安全省建设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示范(达标)县(市、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现代治理体系,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推动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实施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健全药品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哨点’建设,提升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评价能力和水平,大力整治‘三品一械’安全隐患。强化行刑衔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药监局)

3.开展制造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完善消费品标准体系,在通用指标上与国际、国内先进标准接轨,推动我省制造业价值链迈上中高端。推进消费品生产同线同标同质,联合郑州市、安阳市政府对郑州女裤、安阳婴幼儿服装等特色产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组织开展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在济源铅锌产业、鹤壁镁产业、洛阳有色金属产业、平顶山尼龙产业等开展原材料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原材料工业向中高端跃升、向下游产业延伸、向新材料产业和精加工领域拓展。(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郑州海关)

4.开展特种设备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继续开展长垣起重机、太康锅炉、荥阳阀门和郑西大型游乐设施质量提升行动,以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水平、提高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水平、提高电梯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质量水平为重点,对企业进行精准质量帮扶,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夯实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基础,有效防范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平稳运行。(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5.大力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研究制定《河南省服务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0年)》,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和服务质量测评体系,在旅游、文化、交通、家政、养老等重点领域建立完善顾客满意度评价体系,发布重点服务业顾客满意度,着力提升重点服务行业质量水平。开展服务质量标杆和标杆培育试点单位遴选,总结行业优秀服务模式,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经验,培育形成一批河南服务品牌。(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民政厅)

6.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高质量建设和改造城乡道路交通设施、供热供水供气设施、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大力精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和事项,规范重大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保障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和工程、设备质量。全面落实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主体责任。加快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加快发展成品住宅,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严格建筑节能管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绿色超低能耗建筑,推进绿色生态小区建设。(责任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

(四)实施八大工程,破解质量发展瓶颈。

1.实施标准引领工程。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开展“标准化+”行动,引导优势企业实施先进标准。加大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力度,支持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修订,推动我省优势特色技术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争创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大力支持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郑洛新)建设,全面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以先进技术标准创新引领产品、产业提升。(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卫生健康委、省药监局)

2.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工程。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保持知识产权严保护态势,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强化知识产权运用效能,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实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程,提升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效果、运用效益、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建设知识产权强省。(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

3.实施品牌带动工程。完善品牌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挥品牌引领作用,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培育一批市场影响力较强的产品、工程、服务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加强原产地地理标志促进和保护工作,指导重点企业开展品牌策划及组织实施,协同相关部门开展好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品牌价值评价发布,鼓励更多河南企业进入中国品牌价值百名排行榜和重点行业品牌价值50强排行榜。(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4.实施质量攻关工程。围绕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食品工业等重点产业和重点产品,按照一品一策一业一策,组织开展质量状况调查、质量比对和会商会诊,找准制约行业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开展联合攻关,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提升。建好用好质量基础服务一站式平台,引导推动各创新要素向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端聚集,以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产业整体质量水平,推动中小企业质量、品牌、效益明显提升。(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

5.实施质量满意度工程。加强产品和服务质量监测,探索推进产品质量社会评价机制研究,鼓励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开展产品质量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体验式调查,定期发布质量满意度,推动质量评价由追求合格率向追求满意度跃升。以满足人民群众质量需求为出发点,探索建立质量分级制度,开展质量分级试点,倡导优质优价,引导、保护企业质量创新和质量提升的积极性。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和结果通报,引导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6.实施质量标杆对比提升工程。研究制定质量对比提升制度、质量改进和赶超措施,积极探索互联网+质量发展新工具、新方法,推动质量发展创新。开展2018-2019年度省长质量奖评选活动,以各级政府质量奖为载体,推广卓越绩效模式,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组织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及优秀班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积极争创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总结提炼各类质量奖获奖企业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组织开展宣讲推广,推动更多行业重视质量管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7.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工程。严格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严格质量标准,促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在省级层面推动建立国家和国际性的先进质量和生产力促进中心,重点推广国内外先进质量管理理念、知识、方法和技术,推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广泛开展质量问题诊断、质量风险分析与控制、质量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等活动,推行精益生产、清洁生产等高效生产方式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将质量管理成功经验和先进方法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推广,提升企业产品质量、附加值和竞争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打造质量标杆企业和河南制造精品。(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8.实施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工程。筑牢计量技术基础,加快推动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升级换代,完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加强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和专项计量授权机构日常监管,强化对民用四表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电子计价秤、加油站计量器具、眼镜制配场所、出租车计价器计量专项监督检查。推行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自我声明制度。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标准提档升级,每年制定50项以上地方标准,加快培育发展团体标准。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意见》,提高质量认证覆盖率,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积极推进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国家质检中心郑州综合检测基地、河南省口岸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新乡平原新区和许昌新区四大检验检测基地建设。围绕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和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等领域,规划筹建一批高水平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

(五)加强全面质量监管,筑牢质量安全底线。

1.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建立健全适合我省高质量发展要求、全覆盖保障安全的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实现公平公正监管、减少对市场主体干扰,除特殊领域外,所有的行政检查事项都要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的方式进行,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责任单位:省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

2.强化重点领域市场监管。加强日常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对消费品、儿童用品、学生用品、食品相关产品、重点工业产品等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对抽查发现的问题线索一查到底、严厉处罚,避免走过场,以小概率抽查,产生大范围威慑。对于风险程度高及问题多发领域,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加大监管频次和力度。强化危化品、电线电缆、钢铁、水泥等高风险产品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对缺陷产品的召回监管,健全缺陷产品召回行政监管和技术支撑体系。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暗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攻坚战,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网络市场监管,落实电子商务法,开展网剑专项行动,集中治理虚假宣传、违规促销、刷单炒信等问题。持续抓好文物、野生动物保护、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等重点市场监管,开展全省燃煤散烧治理和烟草市场综合整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特别是对疫苗、药品等涉及到人民生命安全、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实施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严格监管,严惩重处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违法行为。(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

3.强化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体系建设,实现信用监管数据可比对、过程可追溯、问题可监测。把监管信息公开公示作为信用监管的基本方式,把涉企信息真正归集到企业名下,落实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制度,为社会提供分析判断的依据。研究规范黑名单制度,进一步推动部门联合惩戒,发挥社会共治力量,让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责任单位:省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

4.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方式。积极适应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特点,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创新监管方式,推动建立健全适应平台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鼓励探索适应新业态特点、有利于公平竞争公正监管办法,更好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健康良性发展。(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商务厅)

5.依法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组织开展重点产品、食品药品、重点工程、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市场质量执法,严厉查办制假售假大案要案。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专项行动,开展商标侵权仿冒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领域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强电子商务领域执法维权和展会专利保护。加强专利、商标代理机构监管。做好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加大质量违法行为的刑事司法打击力度。(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调整充实河南省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推进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省市场监管局发挥好牵头作用,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强化协调配合,落实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各地要把实施质量强市(县、区)战略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责任单位:省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2.强化督查考核激励工作。探索建立质量督察工作机制,围绕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抓督察推进,省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本行动计划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改进政府质量工作的考核方法,强化考核结果的反馈和应用,促进各级政府重视质量发展工作,更好地推动质量强省战略实施。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工作真抓实干成效突出地方激励措施实施暂行办法》,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质量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实施激励措施。(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市场监管局、省统计局)

3.加强质量宣传教育。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等主要媒体要用好专栏、专题,深入宣传报道我省质量强省战略、质量提升的丰富实践、重大成就、先进典型。加强质量公益宣传,持续开展质量月”“3·15”等群众性质量活动,深入企业、机关、学校、社区、乡村普及质量安全知识,提高全民质量、诚信、责任意识。把质量发展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干部培训院校教学计划,让质量第一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根本理念,成为领导干部工作责任,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追求和时代精神。(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市场监管局、省广电局)